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08-07半岛,半岛体育,半岛体育app,半岛官网,半岛电竞,半岛真人,半岛棋牌,半岛体育官网注册,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半岛体育官方注册网址,半岛体育平台官网注册链接,半岛体育app下载,半岛体育怎么样,半岛体育官网,半岛体育登录入口,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最新入口,半岛下注,半岛投注
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公共政策,涉及千家万户。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者个人收入。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了4个方面13项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各地各相关部门着力推进生育支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更好解决群众在育儿方面的所忧所盼。今天,我们和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的一起参加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和生育支持措施的有关情况,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关于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补贴,根据《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也是发放到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为了方便群众申领,我们还专门制定了2022年至2024年各月份出生的婴幼儿申领补贴金额的对照表,对照表已经发到网上了,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申领补贴金额。
谢谢你的提问。确实,大家都很关心什么时候可以申领育儿补贴。目前,我们和各地正在按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我们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另外,为方便群众申领,我们采取了相关便民措施。一是最大限度精简申领材料。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让“数据多跑路”,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二是拓宽申领渠道。我们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这些渠道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的,可以便捷操作的。大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
在经济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将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等等。这些措施深受百姓欢迎。在时间支持方面,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在托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托位数已达到千人口4.08个。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持续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去年年底,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0,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部署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医疗服务,来满足和保障广大儿童就医需求。在教育支持方面,各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帮助减轻家庭教育负担。不少地方出台实施了多孩子女同校政策,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在住房支持方面,各地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帮助解决住房困难。一些地方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等等。应该说,这些措施的综合效果老百姓都能够可感、可及。
一是织密“保障网”,强化女职工生育相关权益维护。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工会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其中包括女职工在就业、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权益维护情况。2021年,全国总工会参与了由人社部牵头、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开展的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国8.6万家用人单位的女职工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同时,全国总工会加强源头参与,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区)出台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对女职工生育产假、“四期”保护等作出了细化规定。近年来,以平等就业、生育保护等内容为重点,广泛开展了“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普法宣传,超2000万人次参加。
二是破解“带娃难”,助力推动用人单位办托和人才培养。在用人单位办托方面,2022-2024年,全国总工会联合国家卫健委连续三年开展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推荐申报,累计下拨2250万元,补助300家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今年,全国总工会对推动用人单位办托进行专门部署,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办托。在经费支持方面,明确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子女普惠托育服务所需的有关支出,可按规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适当补充。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方面,2024年,全国总工会联合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等举办了托育职业技能竞赛。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下旬举办,助力提升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规范。